寻梦环游记与真实的墨西哥
这是一篇非典型的影评…还请专业人士见谅… 不过想想,我们和「皮克斯」和「墨西哥」都挺有缘分的。 和皮克斯的缘分,要源于他们几年前的那部电影:《飞屋环游记》。 电影里几百个气球飞翔的画面漂亮级了。当时我们想,这挺好玩,有没有可能真的实现呢? 于是,年在南非,我们用多个氦气球,还原了真实版的《飞屋环游记》。 除了致敬《UP》,南非也被称作彩虹国。这次“飞越彩虹国”,也为了致敬曼德拉。 这次看《寻梦环游记》,又想起了在墨西哥的一些日子。一切也有奇妙的缘分…… 比如电影里,男孩米盖尔,被欺世盗名的恶人从城堡扔进墨西哥的圣井。 而这样的圣井,我们也曾在墨西哥真正潜入过。 所以我们想用墨西哥的一些经历,来为《寻梦环游记》做一些注解,或许能让大家对墨西哥有些更深的认识吧。 第一个关键词:文化,关于死亡的文化 《寻梦环游记》里,皮克斯所使用的许多元素,其实都与墨西哥的文化有关,特别是对待死亡的态度—— 比如电影里最为重要的背景——墨西哥的亡灵节, 还有照亮死者返回尘世的万寿菊、引领灵魂走向新世界的无毛犬,等等。 电影里,男孩米格掉入的圣井,皮克斯也不是随意就使用了—— 圣井对中国人来说是神秘的,但对墨西哥人来说,圣井被认为是通往亡灵世界的入口,也是人神交流的过渡区。 真实的圣井,也被称为地下泉,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 我们抵达的,是在尤卡坦半岛密林深处的安东尼奥圣井。入口很狭窄,井壁很陡峭。 进入圣井,则是如同一个篮球场大小般的墓穴。 当我们潜入圣井的深处,发觉水下是一个更广袤的世界。 彻底的黑暗,如果不开灯,把手伸到氧气面罩前五厘米也看不见。 更为重要的,这是足球场一般更大的墓地。 玛雅是曾在墨西哥栖居的文明。玛雅人相信圣井是雨神居住的地方。有一种说法,玛雅文明在后半期因为气候干旱而走向消亡,由此可见圣井和雨神对他们的意义。 每年春季,古玛雅人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献仪式,把挑选出的少女和珠宝投进圣井,向雨神祈求风调雨顺。 所以,这是雨神的家,也是众多被祭祀活人的葬身之地… 或许只在墨西哥,我们才能接触到与死亡如此密切的文明。 《寻梦环游记》里,男孩米格踏过花瓣桥,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巨大恢弘的亡灵世界。 在现实世界里,当我们潜入圣井,也仿佛置身《寻梦环游记》,进入一个亡灵世界。 只有亲眼所见,我们才终于相信,玛雅活人献祭圣井的传说是真的。 相信看了《寻梦环游记》的你,对骷髅的免疫力会有所提高吧… 在中国,死亡有时是个禁忌。而在美洲大陆,他们对死亡有不同的看法。 墨西哥作家帕斯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墨西哥人老把死亡挂在嘴边,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钟爱的玩具,是墨西哥人永恒的爱。” 这也是为什么《寻梦环游记》会与死亡接近的原因吧。 也跟大家讲下一些好玩的“墨西哥死亡故事”,也是我们未来侣行的计划清单—— 墨西哥库利亚坎市的花园墓地,豪华得如同华西村。 这些配备有电梯、空调、按摩浴缸、甚至Wi-Fi的巨型墓地,大多是由当地毒犯修建。他们认为只有拥有了宫殿般的墓地,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毒枭。 说实话,我觉得这才是《寻梦环游记》中亡灵世界的原型吧… 图片来自网络墨西哥艺术家唐·朱利安·桑塔纳·巴雷拉,用了50多年,在墨西哥城南部的运河上,打造了一个亡灵娃娃岛。 50多年前,一个小女孩在这个岛附近溺亡。巴雷拉相信小女孩的灵魂被困在娃娃里,为了抚慰她的灵魂,就带了许多娃娃陪伴她。数百个娃娃遍布整个岛屿,动作诡异。当地人还说晚上还能听到它们的哭声… 图片来自网络这篇非典型影评的—— 第二个关键词:家人,关于家人的文化 《寻梦环游记》里,死亡是背景,真实讲述的却是亲情。 一年一度,死去的亡灵们,踏过铺满万寿菊的长桥,只为去见一眼他们在人间的亲人。 男孩米格也最终发现,走了那么远的路,真正的幸福是与家人团聚。家人在哪里,梦就在哪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过这样的路,还有这样与家人的温暖相聚。 在墨西哥与美国绵延数千公里的边境墙。 在这堵墙下,《寻梦环游记》远行很久去看家人的故事,每天都在真实上演。 这是年,我们来到美国圣地亚哥,美墨边境的一个城市。这里拥有绵延公里的迷人海岸线,也是每年过往超过万游客的美丽城市。 然而,如果你来到圣地亚哥南部的边境,会发现繁华下的另一面。 一堵边境墙,把一片土地分隔成了两个世界。 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美墨边境,只是一道单独的波纹钢栅栏,人们还能容易地穿梭于两国。90年代,大规模的造墙计划就此开始。 今天,近10米的高墙已将两地阻隔,墙上也布满了探照灯、摄像头和铁丝。 墙很长,甚至一直延伸进了潮起潮涨的太平洋。 此刻我们抵达的地方,建在高墙下,却被叫做“友谊公园”。 友谊公园也是圣地亚哥周边的移民者,唯一能见到亲人的地方。每周末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在这片缓冲区域,无法跨越边境的人被准许来到这里,靠近高墙,和对面墨西哥的家人相见几个小时。 抵达这一天,正好是开放日,公园很热闹。有游客来参观,有乐队在唱歌。 我们在美国这一侧,看到了墨西哥那边的一个女人。她像参加一个聚会,把自己打扮得尽量的得体,脖间一条黑红相间的丝巾,唇间也抹着口红。 这个年迈的女人,神情却一直很落寞。几个小时,也没有人和她聊天。边境乐队的音乐一响,女人就掉眼泪。 后来我们才知道:她在美国生了一个女儿,孩子诞生后,她就被驱逐了。她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也从不知道孩子的生与死。 边境教堂一旁的角落里,也有一个中年男子,坐在自带的椅子上,与那头的亲人聊着天。 带着便携的椅子,椅子旁放着一瓶水——他很珍惜这几个小时的团聚时刻。 这个男人叫丹尼尔,他妻子叫桑德拉,他们有两个孩子。九个月前,丹尼尔从墨西哥越境到美国,在圣地亚哥的工地上做建筑工人。 每个周末,丹尼尔都会空出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来到边境公园。只有这个时候,这个男人才会卸下一周的疲惫,享受少有的平静。 “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操着浓浓的墨西哥口音,丹尼尔这样说。 6岁的儿子突然向丹尼尔的方向跑来,这个表情一直平静的父亲掉了泪。 通过宽窄不到2厘米的铁丝网眼,这个父亲尽力去摸孩子的手指头。 他努力把带来的零食,通过边境网伸到那边。 但网眼太小,他只能一根根地把薯条递给孩子。 后来,我们穿过边境,来到墨西哥的小城蒂华纳,见到了丹尼尔的妻子桑德拉。 桑德拉热情邀请我们去她家作客。屋子很破,土地都是泥泞。她一个女人,要照顾2个孩子,5条狗。 虽然简陋,但很温暖,到处都放着孩子的照片。墙上还挂着一辆小自行车。 桑德拉还喜欢动物,不到50平米的室内面积,同时养着五条狗和一只鹦鹉。鹦鹉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伊娃。 日子过得艰难,但桑德拉尽量活得开心且有尊严。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与丈夫相聚。 桑德拉的床头,挂着与丈夫的合影。两人笑得都很开心。 墨西哥不是一个很富有的国家,但他们活得开心。他们喜欢群体,家庭也是大家庭。真正抵达,我们也才明白:虽然他们是移民家庭,但不意味着他们就要活在阴影里。他们分隔两地,只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也和《寻梦环游记》一样,这些现实里的墨西哥人,他们活着乃至努力奔赴的希望,不过是一场与家人的相聚。 《寻梦环游记》里,最打动我们的,或许也是这两点吧:关于死亡的文化,关于家人的文化。 前者,告诉我们要开心地对待死亡,死亡里藏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 后者则告诉我们,要和家人在一起,和家人在一起,才能开心地活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dx/7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印度,果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