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候看了这本书,感觉很幸运。

这是一个浮华喧嚣的时代,要多好有多好,要多坏有多坏。

这是一个真实的时代,大街小巷都没有一丝影子。

这个时代的每一处,奔跑的都是经济学家、律师、电脑高手、股票操盘手……

这个时代既缺乏文青,也缺乏愤怒青。

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宝藏。少年卖掉羊群,历尽千辛万苦一路向南,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死亡之海”撒哈拉大沙漠……期间奇遇不断,在一位炼金术士的指引下,他终于到达金字塔前,悟出了宝藏的真正所在……

深有感触的一件事——圣地亚哥决定去周游世界做一个牧羊人的时候,他的父亲同意了这个错误选择。牧羊人毕竟是没什么前途的,周游世界也前路未卜,但是父亲还是没有阻拦。道别的时候,圣地亚哥看到了父亲眼中的失落,因为他选择的是父亲曾经的理想。设想一下,如果你告诉自己的父母要去做一个理发的,做一个卖菜的,做一个修鞋的……没出息的标签就给你贴死了。虽然你最后还是没什么出息。我们从小就学会了自欺欺人,直到长大,老去,还要教会下一代骗自己。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仅仅是一个好看的寻宝故事,也不仅仅是如心灵鸡汤一样的生活感悟,而是一种关于远方,关于梦想,关于选择,关于心灵,关于倾听……也许我想说的太多,能表达的因素太少了。少年人可以读到奇幻的冒险,年轻人可以读到在爱情与事业之间如何的抉择,中年人可以读到如何让未曾实现的梦想改变自己平庸的生活,老年人可以读到如何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岁月。也许正是这种文本中信息量极大的包容性和多重象征意义的模糊性,让这本看似简单的书具有了无法预知的多角度解读的可能。

于我个人而言,感触颇深的是少年圣地亚哥为了赚到足够的钱去埃及金字塔找寻梦中出现的宝藏,在一家水晶店打工。店主是一位虔敬的伊斯兰教徒,按照***的谕示,所有的穆斯林教徒每年都要去一次圣城麦加朝圣。在年轻的时候,店主选择了先积攒一点钱,成了富翁就去麦加朝圣,所以他开了一家水晶店。但一年一年的岁月轮回中,他变成了富翁,水晶店的存在却一次次让他无法离开去朝圣,与此同时,每一年间,都有许多穷人经过他的水晶店,朝着麦加的方向走去。好奇的少年问他为什么不现在去麦加。“因为麦加是支撑我活下去的希望,使我能够忍受平庸的岁月,忍受橱柜里那些不会说话的水晶,忍受那间糟糕透顶的餐厅里的午饭和晚饭。我害怕实现我的梦想,实现之后,我就没有活下去的动力了。”店主如是说。

读完这本书,觉得自己真是一个毫无功利心的人。在工作压力、考试压力、对未来也比较无知的情况下,还可以喝着茶,静静地一页一页看完这本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jc/1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