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呈现了64位/组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共76件/组作品,其中33件是本届双年展新委约创作,为上海双年展有史以来委任作品最多的一届。

4月17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第三段落“一个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工作生活于纽约的建筑师、写作者和策展人,哥伦比亚大学高级建筑设计实验室主管安德烈斯·雅克仍处在抵达中国后的隔离期,因此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参加了开幕。策展团队的其他四位成员分别为现任荷兰新研究所研究总监、建筑师玛丽娜·奥特罗·韦尔齐耶、伦敦蛇形美术馆“普遍生态学”项目的策展人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以及策展人和研究者,现任教于德国科隆媒体艺术学院的由宓。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的5位策展人

菲利帕·拉莫斯表示,在疫情期间无法亲临现场,“开辟了另一种以艺术来工作和共同合作的方式。我们像一支久经排演的爵士乐队,花在作曲上的时间较少,花在调音上的时间更多,我们能够有机地、以身体本能来合奏,我们也信任彼此的直觉和精湛技艺。”玛丽娜·奥特罗·韦尔齐耶认为:“这样的立场让我们对策展人的角色有了更为谦逊的认知,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非个体代理决定了何为策展人。”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在开幕式上特意向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全体工作人员、搭建团队、本届上海双年展的合作伙伴表示感谢。

曹明浩和陈建军,《水系避难所#2》,年,综合媒介,xxcm,由第13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委任创作

高8.5米,用生土、木板和旧布料搭建起的“水系避难所”立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层的大厅中央,一艘带有“水系博物馆”标识的木船悬吊在半空。它们分别来自四川岷江上游的羌寨传统和下游的废料利用。踏入“避难所”内部,地面承重后瞬时微微下陷——曹明浩和陈建军搭建的是一个“不能避难的避难所”。即便如此,作为“一个展览”的第一件作品,仿佛在象征意义上,成为了特殊时期共处困境的人们拂尘休憩的处所。

曹明浩和陈建军,《水系博物馆》,年,混合媒介

曹明浩和陈建军自年开启的“水系计划”以处于岷江地势落差处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历史和下游水系现况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水系避难所”系列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jc/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