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旅舍的公用厨房里,一个印度女孩告诉我,除了我以外,这个旅舍还有一个中国人。很快我就见到了他,是一个年轻的男学生,在英国念理工科的博士。

我问他到圣地亚哥来做什么?他说来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

他接着问我,“那你呢?”

我:“参加圣地亚哥摇滚马拉松。”

博士生惊讶了:“一个人到美国来跑步?”

这确实是我时常要需要面对的问题——又是一场独自旅行啊。

“摇滚马拉松(Rock‘n’RollMarathon)”其实是一个系列的主题比赛,在世界上30多个城市举行,但最早的还是在年,开始于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SanDiego)。

圣地亚哥摇滚马拉松的起点设在巴尔博亚公园(BalboaPark),它占地英亩,居高临下地占据着整个城市的制高点。站在山头,可以看到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穿行,高楼大厦从远处撑起城市的天际线,偶尔还有飞机低低地掠过。

公园里有形状奇异的参天大树,有长得比人还高的仙人掌。半干旱的沙漠气候,养成了大片矮矮的灌木丛,附着在黄色砂土中,映衬在蓝蓝的天空之下。太阳看着猛烈,体表感觉却不热,也不容易出汗。

这里集中了许多西班牙风格的建筑,是一百多年前殖民历史的见证。钟塔、池塘、花园、喷水池、粉红色的雕塑,在艳阳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其中有十几个博物馆,从内到外展示着圣地亚哥的历史和文化。

而比赛的终点设在PetcoPark,这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中的圣地亚哥教士队(SanDiegoPadres)的主场。夜晚的PetcoPark灯火通明,从场内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一场球赛正在进行。

比赛完结后,球迷们三三两两地散去。球场门外便是酒吧区,啤酒女郎们穿着性感的服装,坐在啤酒桶做成的大椅子上,将空纸杯高高地抛出去,路过的男球迷赶忙上前接住,这一来一往,就自然地被招呼进去喝酒了。圣地亚哥的生啤是久负盛名的——但怎么办呢?我只是一个人,没有什么喝酒的兴致,况且第二天一早还要比赛。

比赛的出发时间是一大早的6点。毕竟是交了美元的报名费,组织工作十分完善,参赛选手按照预先估计的完赛时间分组,分批次出发。

摇滚马拉松系列赛事,以摇滚音乐元素为主题。一路上沿着赛道,有很多摇滚乐队在表演,在终点的PetcoPark体育场更有知名乐队的演唱会。

不少选手也配合主题,做了摇滚的装扮。其实我一直都想来一次变装,可惜自己在这方面既缺乏创意,又缺乏勇气——所以全身上下,也就胸前挂着的那个Gopro还有点rock的意思。

虽然一边跑步一边摇滚这个想法很棒,但实际上,只有跑到舞台近前才听明白他们唱的是什么,而且刚听了一耳朵就跑过去了。实在是摇滚不起来啊!

不过幸好还能看见泳装女郎在路边加油,她将手中的大气球作为道具摆出各种诱人pose,伴随着音乐声扭动软软的腰肢,脸上始终是明媚的笑容,好像眼前真的是一个泳池派对似的。

赛道略有起伏,但总体还算合理,绕着圣地亚哥市区跑一圈,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风景和路况。有时跑着跑着,会突然从繁华大街上拐个弯,跑进一个体育场。

有时,又不知怎么跑上了通往洛杉矶的高速公路。

无论跑的时候觉得如何漫长,最后总归是能到达终点的。在终点可以领取到完赛奖牌,以及,啤酒!

这个比赛什么都好,就是有点遗憾:跑的时候看不见海。所以即使你跑完了一场穿越整个城市的马拉松,也不见得能真正了解它。

圣地亚哥位于美国的西南角,与墨西哥相邻,挨着太平洋,是个天然良港,海洋才应该是它的主题吧:温柔轻盈、浪漫洒脱,从不惧怕表达感情。在停泊着大军舰的港口旁边,树立着著名的胜利之吻雕像。年轻的爱侣们在下面做出模仿的样子——果然,幸福的姿态都是一样的。

白发苍苍的老骑士们全副武装,推着自行车排着一列长队,搭乘轮渡去Coronado岛。一上了岛,老伙伴们就马上骑成了一列风驰电掣,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在海边拍婚纱照的墨西哥大家庭,将穿着薄纱露背大礼服的美丽新娘围在中间,一大家子兴高采烈地在用我听不懂的语言交流。我只知道那很美好,却不知道它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这就是独自旅行的乐趣吧:你看到的生活都是不属于你的。

最后回到青年旅舍,博士生告诉我,他特地去了比赛的终点,可是没有找到我。

很正常呀,2万6千个人,一场盛大的摇滚马拉松大party,谁又能遇得见谁呢?遇见的都是自己。

(要想知道Gopro拍了些啥,请猛戳下面的视频)

(文字、图片及视频作者黎莉莉,是复旦大学新闻学学士,香港大学心理辅导学硕士,具有丰富的马拉松及旅行经验。如转载照片或文字,请联系)

=============================

关于跑步,这里没有心灵鸡汤。

“自由米”是跑步打卡群小伙伴的原创分享。

扫描下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jc/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