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暴乱背后巨大的社会不公,形成穷人与富
盖博士遮盖液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8634.html 欢迎捧场照理说事。 咱们在上一期节目中讲到了智利这场3毛钱地铁涨价引发的“革命”。咱们讲到了智利因为经济不景气,中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收入低,长期没有增长,而且受到外来移民的强烈冲击,失业情况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智利社会高昂的生活成本、公共服务成本就成了造成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就以这次的所谓导火索地铁票价来说,从年至今,圣地亚哥的地铁票价已经上涨了20次,圣地亚哥市民交通费用的支出已经占到了月收入的10%。 据统计,以普通智利民众的平均工资来计算,一日三餐伙食费支出占到月收入的超过三分之一,房租占到超过50%,水电费占到月收入的近10%,而如果让子女去私立学校读书,那么每个月的学费几乎等于普通智利人的月平均工资。 大家可以算一算,如果是一个拿着平均工资的单身普通工人,这几项支出之后自己的工资还能剩下什么呢?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智利普通家庭来说,想要在智利维持基本的生活都非常不容易。 工资不涨,生活成本持续上涨,成了造成智利社会矛盾最直接的原因。其实,智利公共服务价格高,生活成本高是供给不足的直接反映。比如,医院床位远低于阿根廷乌拉圭等邻国,教育投入只有阿根廷的四分之一,乌拉圭的五分之一。 咱们上期节目讲了,智利的普通蓝领月收入折合人民币只有块钱,而受过良好教育的公司白领就能达到甚至更多。但是,多数普通家庭只能把子女送到教育质量很差的公立学校,而私立学校的学费十分高昂,咱们刚才讲到了一个月的学费就相当于普通工人的一月全部收入,这就意味着普通家庭的子女无法享受到良好的优质教育。 即便普通家庭的子女通过公立教育考上了大学,大学的学费更是高昂,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学费普遍都在每年人民币4万块钱以上,这笔开支把多数普通家庭的子女挡在了门外,同时也把他们挡在了高收入工作之外。 长此以往,智利社会就形成了富人和穷人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隐形鸿沟,中低收入群体逐渐对社会失去了信心。高收入成本是如何造成的呢?作为经济成功典范的模范生智利,它的公共服务为什么会远比自己的拉美邻国差呢?这就不能不说智利过去几十年里民生部门的过度私有化。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智利对包括水电气、交通、通讯、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彻底的私有化。不仅如此,现在智利的很多关键的民生部门还都受控于来自外国的财团资本,如果私有化是建立在充分市场竞争上还好,更可怕的是智利的众多民生部门都是建立在垄断和资源紧缺上的私有化。 这样一来,那些控制了智利民生部门的外国财团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提高服务价格,压缩民生投入,攫取超额利润。病床紧缺当然可以提高医疗价格,赚取更高的利润,水电气的价格上调,你消费者没得选择。 包括这次的地铁票价,12年上涨20次,足以看到一旦掌握了稀缺资源,资本对利润是何等的贪婪。在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人们的收入在跟物价同步上涨,大家对价格的敏感度比较低,承受能力比较强。 但是一旦经济出现问题,普通民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收入停滞甚至下降,而这些掌握了公共服务的财团却可以利用自己的市场垄断地位,用涨价来弥补损失,用智利民众的生活压力来换取自己的利润。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智利问题肯定比我讲的要复杂得多,但收入下降的同时生活成本却要上涨,对于智利这种吊诡的局面恐怕大家都能从刚才讲到的问题中找到答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jd/11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智利政治的高度连续性,促进政治进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