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独自漂泊在海上时的心理描写,他已经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但是他仍选择独自出海,希望能有所收获,如他所愿,他成功地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这条鱼不仅体型巨大而且力大无穷,拽着小船在海面上了走了三天。

期间只有老人独自在船上,食物和水都很短缺,无比的孤独和资源的匮乏没有打倒老人,老人选择与这条伟大的鱼战斗到底,这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巨大考验,然而老人胜利了,他成功杀死了这条大马林鱼,但它太大了,小船装不下,老人只得把它拴在船的一侧。

返航途中,大马林鱼尸体的血腥味吸引了周围的鲨鱼前来,老人没有害怕,顽强的他用手头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甚至包括船桨来攻击鲨鱼,连续杀死了四五条鲨鱼,还有很多鲨鱼受了重伤。但老人年岁已高,尽管他勇气可嘉,但大马林鱼的肉还是被鲨鱼们蚕食殆尽,靠岸后,尽管老人只带回了一副骨架,但是还是获得了人们的赞叹。

这就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是他一生最得意的作品,也帮助他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作圣地亚哥的古巴老渔夫,在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后,独自出海捕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返航途中却屡次遭到鲨鱼袭击,最终只带回来鱼头鱼尾和脊骨的故事。

在我认为人生就是被一次次钉上十字架的过程,获得感到来愉悦是必然的,但也要接受再次回归平庸,被糙脏的凡日无情消耗。所以最终活着一无所获,但还是活着,就是胜利。

“人尽可被毁灭,但不可被打败。”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摧毁。有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杀,即对生命的不尊重,因为平等是生命体共有的权利,在结果产生前,切断自然兴衰转变的过程,剥夺平等,而不道出歉意,不剖析事实,寻过错,不是罪恶嘛?另一方面,是尽己所能的躯体与精神的力量,将自我价值实现,及死亡夺取我们的生命为止。

预感到面对极度危险的困境时,保持某种的执念。老人因鱼可能导致沉船而感到恐慌时诚恳念诵圣经就是个例。又则更鲜明,即男孩和狮子。两个意象共同代表着老人永远精力充沛的青春,每每回想都可以重新拥有在孤寂的深海里继续驾驶的斗志。

前半部分老人代表已年迈的生命力,而男孩一次次抵住老化,为之送去食物和陪伴补给。而狮子则是老人在童年所在地的海湾上目睹的,其形体就得以看出壮硕和雄厚,代表雄心壮志也难免。所以,本书中的种种意象不仅是他们本身推动故事发展,还是他们所代表的意义。

平日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有时候是怎么复习都无法取得好成绩,有时候是改了很多遍的报告还是无法通过,有时候准备了很久,最后还是谈判失败。

我有一个思路很晰,专业扎实的朋友,最近刚换了工作。因为无论她多么用心地准备报告,还是会被她的老板否定,一份报告要改个五六次才能通过。即使如此,她依然相信自己的专业性,不断寻找新的机会,终于换到了现在这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是她的自信带她离开了原来有毒的工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只是不同的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当你被否定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的专业和经验。这份自信犹如灯塔,会指引你穿过迷雾。

不战而败,败就败在失去了勇气,丧失了斗志。如果你逃跑了,放弃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如果拿出勇气全力以赴,那么还有一丝丝希望。

就像考试、面试,当我们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去面对的时候,很容易退缩,进而影响发挥。如果这时候能够放平心态,勇敢地面对这个局面,也许还会有一丝转机。

周五晚上明明做好了安排,结果打开游戏,再关闭的时候,发现已经到了周日下午。这时候觉得难过痛苦是很正常的,很多事情肯定也做不完了。但是,若不能拿出勇气直面这个后果,那么,连还有希望做完的事情也就只能拖延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jd/1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