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演练45学年度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g/141219/4540724.html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 七年级地理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5个小题,每题1分,共35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45分。 2.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填涂和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读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上图,我们可以认识地球的() A.位置B.大小C.形状D.运动 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①云层越薄 ②云层越厚 ③可能是晴朗天气 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准备飞往广州。如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粗箭头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沿粗箭头方向从A点到B点之间的距离最接近() A4万千米B.2万千米C.千米D.千米 4.C点此刻为() A.日出B.日落C.中午D.午夜 5.如图时刻() A.大西洋大部分地区位于白天B.北冰洋大部分地区位于黑夜 C.欧洲位于白天D.大洋洲位于黑夜 6.航班的飞行方向比较准确的说法是() A.由南向北B.由东南向西北C.由北向南D.由西北向东南 年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读法国农业分区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文文想查找法国在世界的位置,应该用() A.世界地形图B.世界气候图C.世界政区图D.世界人口分布图 8.法国的官方语言是() A.英语B.法语C.西班牙语D.阿拉伯语 9.有关法国城市巴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北半球、西半球B.是该国的首都 C.地处葡萄种植区D.3月的巴黎,正值春季,天气晴朗 近年来,我国去南极旅游人数逐年增长,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字母A和B、C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1.据图判断,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读“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现象,能够对下列选项提供理论依据的是() A.板块构造学说B.大陆漂移假说C.日心说D.地心说 13.下列现象能够用该学说解释的是() A.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在南极大陆发现了大量煤 D.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读1月份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区域反映() 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 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图表示的是气温、降水随() A.经度变化的情况B.纬度变化的情况 C.海拔变化的情况D.时间变化的情况 17.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 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的降水量比北半球少 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 某地理小组把一盆沙和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2小时,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记录下来;再把沙和水同时移到室内约2小时,再次测量其温度,并记录下来,两次测量数据如表格所示。请你分析活动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18.关于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测量,沙盆的温度比水盆低B.第二次测量,水盆的温度比沙盆低 C.第一次测量,说明水的增温比沙快D.第二次测量,说明水的增温比沙慢 19.该活动结果可以解释() A.赤道地区气温高,两极地区气温低B.同一海拔的阳坡温度高于阴坡 C.青藏高原是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D.中纬度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读地形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图中A和B、C和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A地B.B地C.C地D.D地 21.在A地测得气温为10°C,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A.8°CB.-8°CC.8.2°CD.11.8°C 读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第二大国印度的人口密度最大B.中国人口总量最大,人口增长最快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D.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23.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更高B.领土面积更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D.人口总数更少 聚落一般分为乡村与城市两类,这两种聚落景观差异很大,读聚落景现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4.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表现在() A.气候和植被类型B.日常饮食和服饰 C.语言和风俗习惯D.建筑物和交通 25.造成乡村和城市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①交通工具 ②生产方式 ③经济收入 ④生活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显示,世界上一些区域仍大量伐薪烧炭。读左图“年伐薪烧炭区域格局图”、右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6.世界上伐薪烧炭问题主要分布在() A.非洲、欧洲B.亚洲、大洋洲 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D.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大洲 27.读右图分析,非洲主要的伐薪烧炭区域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28.非洲大量伐薪烧炭,会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温室效应B.促进生物多样化 C.改善环境质量D.加剧水土流失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圣地亚哥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沙漠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30.图中M处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31.当圣地亚哥降水多的时候,青岛的气候特征是() A.暖热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湿润D.寒冷干燥 32.为了使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达到最佳,青岛某中学学生根据一年四季的太阳光照不同,对自家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面的倾角进行了调整,如图所示,则四图中表示冬季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34.关于图中两地气候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终年高温多雨B.乙地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甲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乙地终年温和多雨 35.C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图中信息说明国际() A.合作推动经济发展B.局势紧张 C.竞争激烈D.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二.综合题:(45分) 36.暑假期间,玲玲与同学一起去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某景区研学旅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进入景区后玲玲发现,该景区的地势特点是。 (2)玲玲注意到该景区甲、乙、丙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玲玲选择甲聚落作为避暑住宿地点的主要原因是。 (3)为了登上米的主峰,导游设计了①和②两条线路。请你选择一条最佳线路,并利用图中信息说出选择该线路的原因。 (4)研学期间,玲玲特别提示同学,经过A-B线时要注意安全,因为这里是(地形部位),该季节容易出现(自然灾害)。 37.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气候温暖适宜 ②地势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图中A、B、C、D四地人口都比较稀少,请任选2个地区说明其原因。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引发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4)世界人口的增长,应与相协调,与相适应。 38.“一带一路”是指“丝钢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钢之路”的简称,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对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①是______________运河,②海域由于板块的____________,面积在不断扩大。 (2)A地居民主要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他们的日常装束为缠白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请从着装特点推断当地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低,全部为______________国家;而C地区入口稠密,大都为发达国家,这两类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____________。下列属于C地区经常从A地区引进的是_____________。 A.资金B.技术C.资源D.管理方法 39.如下两幅图中,图甲是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图乙是某日地球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为夜)。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所示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甲图中的(填写字母),该日的节气是。 (2)图乙中,B点所处的纬度带为,A点所处的五带位置是,该热量带具有的现象有() ①有太阳直射 ②无太阳直射现象 ③有极昼极夜现象 ④无极昼极夜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地球从甲图中B点公转到A点的过程中,简述青岛昼夜长短及变化状况。 40.《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评选出了全球十大赏秋地(欣赏秋天景色),读下列相关资料图,回答问题。 (1)十大赏秋地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著名赏秋地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人口稠密B.经济发达C.临近海洋D.四季分明 (2)十大赏秋地,A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与该种气候类型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___________,该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3)B地气温和降水特征如乙所示,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与B地相比,A地气候特征的____________性更强。 4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的地理课堂,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相融合,提高地理素养。暑假期间,青岛某中学的同学们到世界各地进行研学,并进行归纳总结。 研学发现: 发现一:贝贝去澳大利亚游玩,发现当地的中学生正放寒假。原因。 发现二:玲玲在我国东北吉林长白山游玩,在山体的东南侧遇到降雨,是因为东南侧位于山 的,产生了大量的(降水类型)。 发现三:明明在我国西北内陆游玩中,懂得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含义,玩了好几天,都是晴空万里。归纳总结:由以上同学的发现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等。 探究延伸: 探究一:丽丽去西藏自治区游玩,发现当地居民穿衣服,往往只穿左边的袖子(如上图),这是因为。 探究二:青藏地区山上的冰雪每年都在减少,令人担忧。简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能减缓这种现象? 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请认真检查,不要漏题哟! 参考答案 1-5CDBAB 6-10BCBBA 11-15CBCCD 16-20BDDDB 21-25BDBDC 26-30DCDBC 31-35AACBA 36.(1)东南高,西北低。 (2)沿交通线(或道路)分布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3)最佳路线是线路①,因为该线路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爬山较轻松。 (4)山谷山洪 37.(1)B (2)A地气候寒冷;B地空气稀薄的高原气候;C地干旱的沙漠;D地过于湿热;(任选2个地区说明其原因即可) (3)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缺少兵员等问题. (4)资源、环境社会、经济 38.(1)苏伊士运河生长型边界地带 (2)伊斯兰教炎热干燥 (3)发展中南北对话资源 39.(1)A夏至日 (2)中纬度北温带D (3)青岛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昼夜变化状况是昼渐长,夜渐短。 40.(1)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D (2)温带大陆性气候丁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地区 (3)全年温和湿润大陆 41.发现一: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发现二:迎风坡地形雨 发现三:纬度因素、海陆位置 探究一: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温度高时,脱下一只袖子散热,温度低时,穿上那只袖子保暖。 探究二:全球变暖,导致冰川消融速度快 我们应该多骑车或者坐公交车,地铁;可以适当宣传一下;购物用纸袋;少开空调等来减缓这种现象。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ly/7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华创事件驱动早报1222科技巨头齐推智
- 下一篇文章: 中国人的7大天规,违反必有灾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