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老人与海》这部作品。该作品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古巴居住时所写,篇幅不长,语言却精练有力,里面有很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

书中的主人公桑迪亚哥在很多天没有钓到一条鱼后,偶然间钓到一条长十八英尺的大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的对抗和拼搏,大鱼死在了水里,又引来了鲨鱼,最后只带着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回到了岸边。

我想,书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不外乎桑迪亚哥的坚强和勇敢,穿插着现实中老人的无助和无奈。其实,书中还有一个精灵般的小男孩马诺林,在他身上全是纯真与美好,全然不见污垢与尘埃。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年,距今已近一个世纪,如果放在如今的社会中,桑迪亚哥可能并不会有机会独自出海捕鱼,尤其是在洋流很明显的地方。而且,在其“失踪”了多天之后,海岸救援队居然没能发现他,这也是不太可能会发生的。但是,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的成分,结合着时代背景,有时候“不合逻辑”才能更好地传递思想与信念。

诚然,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热情,但一味地靠着“热血”去拼搏,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样的精神是要不得的。有些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愚蠢的勇。站在个人角度,换做是我,我在和大鱼拼搏了一天之后,一定会放弃,毕竟,鱼可以再钓,生命却只有一次。站在社会的角度,社会的进步是在合理的规划之下完成的,不会是“大跃进”式的。

现在的时代,是合作和竞争的时代,要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读《老人与海》的时候一定可以被感动,可以被激励,但不能“上头”。

这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有不同观点的可以评论留言。

#阅读自有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ms/12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