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er在留学圣地亚哥游记
作者:卫同基 对圣地亚哥的第一印象,是从飞机上开始的。我坐在飞机窗旁,看着身下的云海翻滚,飘散,直到渐渐消失,露出棕色的大地。远处的山上并没有许多植被,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灌木丛,将落基山脉的棕红称得更加鲜艳。飞近市区,脚下的街道清晰可见,心里想着,总算来到一个没有雾霾的地方了。整齐排列的一栋栋房子,看起来既密密麻麻,又星罗棋布,却没有中关村那样显眼的高楼。于是,我们终于到了圣地亚哥。 进入学校已经是晚上。这里的夜空很黑,似乎浸满了七十二星宿的传说。学校公寓旁西班牙式的停车场撑起一根根巨大的浅米色柱子,矗立在旁边修剪到齐刷刷的绿草坪里,静静地,连一丝风都没有,空气里弥漫着青草的气息。 初到的几天,似乎这里的everything都会让我惊艳到。作为年由天主教会出资创立的学校,圣地亚哥大学处处洋溢着天主教浪漫的气息。这里几乎每一扇大门都是厚重的木质门,门上被磨出金光的黑色把手,和门板上的铜合金花纹连在一起,诉说着每一栋建筑的历史。推开沉重的大门,走进幽暗的图书馆一层,看着微微前倾的金属扶手,黑色外壳的壁挂灯,教堂般深蓝色的瓷砖,静静凝望着世间的基督像,就仿佛走进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顾城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或许正是这神秘的建筑风格,才让这里的人们充满了热情。圣地亚哥大学的校徽里有Torero的字样,而这个单词来源于西班牙语的斗牛士。在校园的主路上,草坪上随处可见举办各种社团活动的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们总是热情洋溢,也不见得有几个学生睡觉,似乎人人都精力充沛,状态十足,准备迎接斗牛的挑战。 在北京两年,也不曾见到过几次日落,似乎太阳先被包裹到云里,之后才沉了下去。而在圣地亚哥,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日落。圣地亚哥大学坐落在近海的山谷上,是一个远观日落的好去处。等到太阳泛红,就走到校园西面的高地上,走到高地尽头的树下,看着夕阳的光芒从树叶的枝桠中淌过,慢慢趋近于海平面。随着海面金波的闪耀,太阳一点点地沉下去,沉得那么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等到海面最后一丝金色散尽,天边也只剩下一幕红帘。漂泊不定的云,也都渐渐远去,为月亮和星星让出了一片天地。《湫兮如风》里,有一句歌词叫做“为你守望日落日升”,相比于日升,我倒是更喜欢看日落。在这没有雾霾也极少有光污染的圣地亚哥,绚丽的日落过后,天空露出了它本真的颜色,展现出浩渺的宇宙,和远处的万家灯火连成一片,这大概才是传说中“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境界吧。 当然,在这个以海闻名的城市,海永远是各种娱乐的主题。从摩肩擦踵的海洋公园,到熙熙攘攘的白色海滩,再到曾经劈波斩浪的中途号航母,每处看到的海总是不同的。 相比起人造的环境,我更喜欢自然的美景。走在拉霍亚海滩上,脚下清凉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和头顶闪耀的太阳形成了奇妙的双重感受,身边飞翔的白色海鸟,每一只都是世界上最高贵的自由精灵。 远处的海和天轻轻地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块巨幕,海上船只划出的白色水浪线和天空中时不时飘来的几丝细云,似乎是神在描绘天堂的模样。那一天,我走上延伸至海中的防浪堤,踩着脚下千万个大石块随意堆叠的墙,一直走进海中。在防浪堤的尽头,看着四周包围自己的大海,和背后只有一条细细的小路连接的陆地,觉得自己似乎成了陆地派往海洋的探险家。四周的海浪撞击石块的声音,仿佛是海哭的声音——谁又在美景中多情,悲泣到天明呢? 两周前去了一次圣地亚哥华人纪念馆,年,中国人第一次在这片土地踏上了脚印。而我们的学校也在年踏出了第一步,这是不是巧合呢?在这个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谁知道呢……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ms/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7暑假美国圣地亚哥留学生活全真体验
- 下一篇文章: 圣地亚哥商会预计智利未来经济将持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