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介绍今天这位主角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图片

卡拉特拉瓦作品图集

美丽的地方会产生杰出的人物,这些都是西班牙建筑设计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卡拉特拉瓦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他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作品,自然还是年雅典奥运会的主场馆。

是建筑师也是工程师

卡拉特拉瓦出生于西班牙贝尼马米特,他父母家都是做农业出口生意的,经常各处走动,他们有时候也会带着小卡拉特拉瓦,帮助他形成开阔的眼界。

在《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运动的诗篇》一书中,作者亚历山大·佐尼斯对此有非常浪漫的描述:

“少年与父亲一起在瓦伦西亚徜徉时,这座城市中美丽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建筑,包括著名的建筑结构精品——梅尔加多商业交易所,都使年轻的卡拉特拉瓦受到了耳濡目染的熏陶。当回到乡下与世隔绝的村庄后,卡拉特拉瓦又整日沉醉在观察大自然、绘画和富于想象的游戏中,其中包括构筑可以飞行的精美结构体。”

除了这种家庭生活背景的浸润,卡拉特拉瓦的艺术教育也很早开始了。他在8岁的时候去了一间艺术与手工艺学校参加绘画班。14岁,母亲又送他到巴黎学习法语,17岁又到瑞士学习德语。高中毕业后,卡拉特拉瓦到巴黎就读高等美术学院。但他到达不久,年5月的法国学生运动使学校停课,他只能回到了家乡。

但此时,他决定从美术转向一个新的领域。“我一直对数学很感兴趣,所以我转向了建筑,这是一个很好的平衡。”卡拉特拉瓦在巴伦西亚理工大学获得了建筑学的学位。年,他离开西班牙,在瑞士苏黎世的联邦理工学院获得了土木工程的专业学位,掌握了结构工程学的知识。

在社会分工极为细致的工业社会,建筑学与工程学成为两个分离的专业,结构工程设计常常失去与社会、环境和美学的对话机会。而通晓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两个专业,是一项巨大优势,使卡拉特拉瓦最终成为20世纪结构工程学最卓越传统的一员,也让他同时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使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确的把握。

卡拉特拉瓦的人体仿生式建筑

卡拉特拉瓦的建筑作品完美融合了理性的结构与浪漫的思想,开辟了以人体仿生为创作灵感的建筑新形态。他设计的桥梁、嘹望塔以及建筑群像是从景观中生长出来的一样,不仅贴切而且加强了景观。卡拉特拉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生物体,尤其来自于人体的骨架、循环系统以及皮肤的活动与生长方式。

人体各部位之间有着匀称的比例关系,同时也是精神的载体。卡拉特拉瓦将动态人体作为建筑造型的创作源泉,通过模仿人体美学表现形式,赋予建筑以动感的造型和深刻的灵魂,这些作品因此被称为“复杂的生命有机体”。

灵动的眼睛-巴伦西亚科学城

卡拉特拉瓦对人体器官最辉煌的仿生运用,还是在艺术科学城中。其中的核心建筑是天文馆,这座建筑被设计成一只张开的巨眼形状,它也被称作“智慧之眼”。巨眼”有米长,中央最宽处有55.5米。

屋顶是狭长的铝制材料的曲面遮阳板。侧面的混凝土拱柱支撑着透明的侧顶,并连接着下沉的廊道。在馆中央,一个球体端坐着,像极了一只眼球。拱的一侧有一道巨大的门,其开启与闭合,是对人类上眼睑活动时的仿照。

旋转的脊柱-马尔默旋转大厦

在简单的器官或身体部位之外,卡拉特拉瓦更感兴趣的是人体的整体运动方式。他的第一座摩天楼,被称作“扭转大厦”,这是一栋位于瑞典马尔默的极具创新性的54层高楼,楼梯的扭曲达到90度。这栋楼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人体的脊柱。

这座旋转大厦由9个正方体构成,每个正方体顺势旋转,乃至第一层和最顶层的差异达到90度。外部造型完美呈现了脊柱扭转的姿态,同时最大限度地为整座大厦提供充足的自然光。

运动的肢体-科威特博览中心

科威特博览中心的造型灵感来源于交叉的双手。17根长25米的混凝土“手指”对称排列构成拱顶,内部空间呈圆柱体状。表层为半透明材料,映射出斑驳朦胧的灯光。拱顶半开时,阳光一部分投射于室内,另一部分形成了阴影,若隐若现。

科威特博览中心既能作为一个有拱顶的广场,也可以是一个顶棚随意开合的开放式空间,呈现出全新的内外空间关系。从建筑内在精神来看,交叉的双手似虔诚的祈祷姿态,表达出卡拉特拉瓦对神和大自然的敬仰,哥特式的造型直冲云霄,预示着灵魂的升华。

卡拉特拉瓦建筑作品赏析

卡拉特拉瓦说:“尽管我全身心地热爱艺术———绘画、雕塑、戏剧、音乐,并认为它们是人类最伟大成就的一部分,不过我坚信,最重要的还是建筑。”作为当代最知名的建筑师之一,卡拉特拉瓦以自然法则进行人工造物,而又与自然交相辉映,他的设计是动感与诗意的交融。

我们先来说说那座建在恐怖袭击废墟上的巨鸟车站。

车站建在袭击中倒塌的世贸中心的旧址之上,因为这个特殊的地方,不少人觉得这里的建筑应该是之后的建筑,仅仅是一个好看的车站还不够。

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是这样一只张开翅膀的巨鸟。在车站刚开放时,媒体对市民们做了采访,一位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的43岁市民说:“看到这建筑,就仿佛看到天使张开翅膀,将那些昔日的亡灵托向天际。”

除了白色的钢结构,空余的部分用玻璃连接,车站有着迷人的光影。

当乘客走在开阔宏大的空间里,立刻变得渺小。一直不断重复的白色钢结构,有种秩序的美感,像是进入一个神圣的空间。也难怪来到车站的人,都会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下来。

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有中国人所熟知的雅典奥运主场馆。

和悉尼奥运当时全新兴建以空间构架为主结构的场馆比较,雅典场馆虽然座位较少,但这拱梁和屋顶结构的形态,却显然有着欧洲式的优雅。

两只钢穹顶将横跨球场上方,半透明玻璃悬于座位区之上,可以让阳光进入又可以阻隔热气。

卡拉特拉瓦说这个设计的灵感来自拜占庭建筑,穹顶、蓝白基调源于爱琴海及其诸岛。他希望这个有钢、混凝土、看得见风景且带着雅典之光的建筑能给人留下难忘的映象,并能激发出奥林匹克精神。

建筑师每天是怎样工作的

看完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你是不是被建筑之美震撼了?会不会在内心有一丝对成为建筑师的向往?那么,一个建筑师的一天是怎样的呢?

在我们的想象里,建筑师应该是这样的:窗明几净,纸笔尺规,漂亮有感觉的大白图板和些许模型,一台苹果电脑,一副永远边思边画的样子

以上那些,都是广告。真正的情形,作为一个普通的建筑师,你的事务会很杂,设计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这个情况在国外国内,都是如此。建筑师往往包含了做一个建筑方案设计人或者一个建筑施工图设计者,但不仅限于此。

相对设计领域的行业里,建筑师应该算是比较忙的了,不仅身体经常处在劳累状态,而且精神压力也很大。每一个建筑项目开始之前都要做非常详细的前期调研,跑场地,查看大量资料,在对项目背景有充分了解之后才能着手开始设计介入。

而设计的过程也非常辛苦,草图,草模,初期、中期模型,电脑制图等等一样都不能少,而这一整个过程中间又穿插着种种汇报与deadline,繁忙是建筑师的常态。

所以,建筑师的光鲜亮丽,也是无数个加班的夜晚和努力的汗水换来的。要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天分、勤奋和创新的理念,缺一不可。

赞赏

长按







































钙泊三醇软膏
太原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ms/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