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名外媒记者参访延安向世界讲述生动鲜活
01:28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5月14日至15日,来自非洲、亚太、加勒比地区38个国家的45名外媒记者走进延安参访交流。“一次令人难忘的采访体验”14日下午,记者团一行来到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延安文艺纪念馆。他们一路拍摄,用心记录,不时提问,通过现场聆听讲解、实物场景再现、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了解延安的历史。“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陕西,参观之后更加了解了延安这座城市的历史。”作为最早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加勒比地区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记者阿丽娜·玛丽亚·帕特里夏·杜德纳特告诉记者,加勒比地区与中国有着非常多的贸易往来,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召开,希望通过这次重要会议,发现更多的合作机会,并将这些信息报道给加勒比地区的人们。记者团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参访。在杨家岭革命旧址,随行的党史专家向来访记者介绍,这里是中国老一辈革命者居住生活的地方。“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之旅。”冈比亚共和国记者莫莫杜·拉明·崔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一路上他拿起移动设备,详细拍摄和记录着。“冈比亚很早就加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两国合作中,我们国家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有了切实的改善,面貌变化很大。”莫莫杜·拉明·崔说,“延安行程之后,我们还将参加在西安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相关活动。为此,我做了一些资料收集,了解到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也是一座充满发展活力的现代城市。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采访体验,我感受到了一个充满活力、飞速发展的中国!非常期待接下来的行程,我会认真记录和感悟,将更多中国故事讲给大家听!”“讲述更多的中国故事”夜幕降临,记者团一行来到宝塔山。远山苍翠,松柏挺立,行至半山腰,近看巍巍宝塔耸立在郁郁葱葱之中,远眺城市晚霞未歇华灯初上,美丽的夜景深深吸引了大家。宝塔山下,夜幕时分,记者团记者纷纷拿出移动设备记录城市夜景。所罗门群岛新闻评论员卢克·玛尼在行程中边拍边记,他说:“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到访中国的不同城市深入学习交流,我将用报道和评论讲述更多的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中国。”15日,记者团一行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蜿蜒流过,两边的山崖下散落着依山而建的窑洞。窑洞之外,昔日的黄土塬如今满眼葱绿,充满生机。苹果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外国媒体记者在梁家河村选购纪念品“这里距离延安市区约有一小时路程,虽然是农村,但这里通信网络便捷,村民也有不错的医疗保障和基础教育,大家生活得很幸福。我十分敬佩这座村庄的发展变化,假如没有亲眼所见,我无法想象。”乍得共和国记者恩加库图说。来自加勒比地区多米尼克的记者伦达·塔妮莎·卢克感慨道,“村民们都很热情,我还买了一些他们手工制作的勺子和水杯等手工艺品,我很乐意和更多人分享这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分享这里的发展变化。”“这儿的发展变化令我激动不已”“这里的参观游览人数有多少?”在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革命旧址,看到一队又一队的参观学习队伍,菲律宾记者佛罗伦萨·塔比洛格·阿古特提出问题。记者团在枣园革命旧址参访。“近几年,枣园革命旧址参观游览的人数成倍增加,其中有不少是老年人和学生,大家来这里参观学习,追忆历史,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讲解员解答。“儿时总听父辈讲述在中国生活的点滴。如今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来到中国,看到城市快速发展以及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令我激动不已,我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圣地的时代新风貌。”格林纳达记者苏琳·玛丽亚·劳楚彤说。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记者团还将走进西安和杨凌示范区等地,深入学校、企业和农业示范园区等地参访交流,了解陕西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等情况。文/图、视频本报特派延安记者闫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jc/13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分钟读懂一本书老人与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