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突破在身边也在远方环球科学20
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夏季的热浪席卷了整个北半球,这场让人应接不暇的极端天气凸显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由此引发的灾害也让全球再次确认:我们必须更科学地应对气候变化。当然,除了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家还发现了有颌类起源的关键化石,补全了人类基因组图谱,甚至首次成功将猪的心脏移植到人体内。这些突破让我们倍感振奋。而在更大的维度上,天宫空间站已经成功完成组建,韦布空间望远镜也完成发射迈入运行阶段。可以说,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级尺度,还是在宇宙级尺度,科学家都在不断开拓。我们或许会在不同的情形下遇见不同的问题,但我们总是希望可以通过创新解决一些问题,展望一些未来。 由《环球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十大科学新闻今天在线发布,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年科学界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 中国天宫空间站示意图 1 全球遭遇极端高温 入选理由:对气候变化最直观的体验 年6月至8月,史无前例的热浪几乎同时席卷了世界许多地区。从6月中旬起,我国华中、华东和华南各地陆续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这也是自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热浪,近10亿人口遭受了35℃以上的高温。与此同时,日本东京也发生了自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热浪,英国出现了开始测温以来首个40℃以上高温,热浪引发的野火还在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地蔓延。这场灾难提醒我们,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正在更频繁地出现,人们需要更加严肃地对待气候变化。 2 韦布空间望远镜发射并运行 入选理由: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再次为天文学带来颠覆性的突破 韦布空间望远镜 年12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发射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并在年7月12日公布了韦布拍摄的第一组图像,引起了热议。作为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继任者”,韦布配备了更大的主镜面和最先进的红外光谱成像仪,这使得它可以更快地追溯更深远的宇宙。韦布拍摄的第一张深场图像,以星系SMACS为前景,观测到了过去无法看到的微弱的遥远星系。而未来韦布甚至有能力追溯到大爆炸后约1.8亿年的宇宙,让天文学家窥探到宇宙诞生早期的星系是如何演化的。在随后的几个月中,韦布发布了更多的照片,它们无一不在拓宽天文学家对宇宙的认知边界。 3 天宫空间站完成组建 入选理由: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在轨实验室 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在轨与“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组合体完成组装建造,形成天宫空间站的T字形基本构型。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宫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天宫空间站自此开启长期不间断有人驻留模式。未来空间站将逐步安装并测试15个科学实验机柜,开展涵盖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4 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面世 入选理由:人类终于观测到了自己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年5月12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在全球七地(德国加兴、墨西哥墨西哥城、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召开发布会,公布了人马座A*的照片,也就是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照片。一系列相关论文以专题的形式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报通信》。和之前公布的M87*相比,人马座A*因为质量较小,变化更快,为EHT的干涉测量观测带来了不少数据处理上的困难。天文学家不得不开发新的工具,所以人马座A*照片公布的时间也更晚。未来,随着更多亚毫米波望远镜的加入,天文学家有望对黑洞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接力成像观测。 5 发现“从鱼到人”关键证据 入选理由:揭示有颌脊椎动物的早期演化 有颌鱼类 年9月2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自然》同时发表了4篇论文,披露了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关于志留纪早期有颌鱼类的重大发现。有颌类的出现与崛起,是“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关键的节点之一。颌的起源影响着头部多个器官的演化,也改变了动物摄食和呼吸的方式。在这两处化石库的发现第一次大规模展示了志留纪有颌类的面貌,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最迟到4.4亿年前,有颌类的各大类群已经在华南地区繁荣发展;到志留纪晚期,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出现,开启了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的进程。 6 首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公布 入选理由:经过20多年的努力,人类基因组上的空缺几乎补全了 今年3月末,《科学》封面刊登了一个包含6篇论文的特别专题,公布了首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T2T-CHM13,其中包括30.55亿个碱基对,由22条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无缝组装而成。首个人类基因组图谱在年公布,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基因组中长久遗留着8%的序列空缺。此次,科学家攻克了此前未测出的大量高度重复序列,补全了8%的基因组序列,新增了近2亿个碱基对和近个基因。这个全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将会对基因组分析产生重大影响,更好地支持个性化医疗、人群基因组分析和基因组编辑。 7 猪心脏首次成功向人体移植 入选理由:心脏异种移植领域的一项里程碑 心脏移植手术 年1月7日,57岁的男子大卫·本内特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成为全球首个接受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脏移植手术的人。他在术前曾患有心力衰竭,且病情已进入终末期。移植的猪心脏由生物技术公司Revivicor提供,他们敲除了供体猪的4个基因,并植入了6个新基因,用于避免异种移植可能产生的免疫排斥、供体器官过度生长等情况。术后,本内特体内并未出现免疫排斥,但约40天后,他的病情恶化,于3月8日去世。他的主治医生巴特利·格里菲思表示,本内特的死因或与其体内检出的猪巨细胞病毒DNA相关,不过这次手术也成为了心脏异种移植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将极大地推动异种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8 AI预测蛋白质结构数达2.14亿个,包括几乎全部生物 入选理由:科学家借助AI构建出一个“蛋白质宇宙” 蛋白质 年7月28日,《自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jd/12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研究发现,两只雌性加州秃鹰,在有对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