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画是一种画在木板上、安置在教堂圣坛前的多屏屏风画。它是实用性很强的宗教画,没有这一画种就没有西方油画艺术,世上最著名的就是佛兰芒画家凡·艾克兄弟的《根特祭坛画》“神秘羔羊之爱”,我在比利时细细看了两个钟头,真乃神作。今天,我们来讲讲葡萄牙的一幅国宝级的“圣文森特祭坛画”(PainéisdeS?oVicentedeFora),只要是葡萄牙历史有关的书都会放这幅画,甚至以此为封面。

1为何这是葡萄牙绘画史上的杰作?

虽然葡萄牙有过“大航海黄金时代”,在艺术史上却没有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出过什么家喻户晓的大师。位于里斯本的国立古代艺术博物馆的藏品主要以佛兰芒艺术和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为主。镇馆之宝除了耶罗尼米斯·博斯的《圣安东尼的诱惑》、“南蛮屏风”(描绘16世纪葡萄牙商船抵达日本长崎港)外,就属由六幅画板组成的“圣文森特祭坛画”(PainéisdeS?oVicentedeFora)。

▲SaintVicentedeFora

这套祭坛画最初被放在里斯本主座教堂(据说当时有超过十二幅画板),后被转移到米特拉宫(PaláciodaMitra),在那里避过了里斯本年地震。年末,人们在城外圣文森特修道院(SaintVicentedeFora)发现了剩下的六幅画板。圣文森特特修道院是一座罗马天主教修道院,建于17世纪,院内安葬多位葡萄牙布拉干萨王朝君主。该修道院由葡萄牙开国君主国王阿方索一世创立于年,供奉里斯本的主保圣人圣文森特,他的圣体在12世纪由阿尔加维被带到里斯本。

▲圣文森特祭坛画(清晰大图维基百科上有)

圣文森特祭坛画作为15世纪葡萄牙绘画的杰作,整体画风稳健大气,采用了新式的自然色调处理法,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风格。除里斯本主保圣文森特外,描绘了神职人员、王族、骑士和普通民众,共50多个人物,属于欧洲绘画史上最特别的群像画之一。

六幅画板(从左到右)分别是:修士画板(PaineldosFrades)、渔夫画板(PaineldosPescadores)、王子画板(PaineldoInfante)、大主教画板(PaineldoArcebispo)、骑士画板(PaineldosCavaleiros)和圣物画板(PaineldaRelíquia)。

▲1.修士画板、2.渔夫画板

稍微解读下:第一幅为神职人员,包括僧侣,修道士。第二幅虽命名为“渔夫”,但也可能泛指葡萄牙航海家,图中绿衣人士身披渔网,下方还有一位老者伏地手执鱼椎骨制成的念珠。

▲4.大主教画板、6.圣物画板

第四幅大主教画板的中心是被五位手持长矛或剑的武士围绕的圣人,后排是衣着华贵的大主教和牧师们。最后一幅为圣物画板,高阶神职人员手捧貌似头骨碎片的圣人遗物。第三、五两幅另外重点讲。

▲画家努诺·贡萨尔维斯

作者努诺·贡萨尔维斯(NunoGon?alves)是阿方索五世国王和若昂二世时期的葡萄牙宫廷画家,里斯本“发现者纪念碑上"就有他(上图左)。不过画家留存于世的仅此这一个作品,其他画作都在大地震中被毁。“大主教画板”中右上角有一秃顶人士被认为可能是努诺·贡萨尔维斯本人(他右边戴帽者是费尔南·洛佩斯Fern?oLopes,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专门负责葡萄牙王朝编年史)。

2最大争议:谁是恩里克王子?

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ly/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