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癖是对某一特定对象、活动或身体部位的性固着,它对一个人的性满足是绝对必要的。

根据最近的研究,七分之一的人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对脚的性幻想。

著名的研究人员怀尔德·彭菲尔德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身体意象图”,他解释说,我们的脚的感官知觉直接位于我们的生殖器的感官知觉区附近——这可以解释很多人对脚的性着迷。

“恋物癖”和“怪癖”有时可以互换使用,但当我们讨论特定性欲的心理时,有一些关键的区别是很重要的。

恋物癖是对某一特定对象、活动或身体部位的性固着,它对一个人的性满足是绝对必要的。变态是一个广义的术语,用来描述许多不同的“另类”性兴趣、偏好和/或性幻想。

恋物癖通常会在我们的欲望中根深蒂固——如果在你的性生活中不包括这件事,你几乎不可能感受到性快感。

有时,恋物癖是一种变态,在心理上对性满足至关重要。对一些人来说,参与一个特定的BDSM活动可能从一个幻想开始,并最终导致他们为了感觉唤起、愉悦和性释放而需要的一些东西。

恋物是如何形成的?

长期以来,恋物癖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一个充满阴谋的问题。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很少。也许这是因为性心理学的复杂性——毕竟,有时候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对某些刺激会有这样的反应。

对于恋物癖是如何形成的问题,最常见的回答是恋物癖是一种习得反应。例如,当一件中性的物品(比如鞋子)与某件唤起性欲的物品(比如一张裸照)配对时,之前的中性物品最终会与引发性兴奋联系起来,最终成为唤起性欲的触发器。

这一理论在年得到了证实,斯坦利·拉赫曼(StanleyRachman)进行了一项研究,他将裸体女性的彩色摄影幻灯片投射到屏幕上15秒,然后再投射出另一张黑色及膝女鞋的图像,投射30秒。

在这项研究中,性的唤起被成功地设定了条件,这意味着当参与者看到黑靴子的图像时,他们最终会被唤起。

还有另一种关于恋物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一些先决的人格特征使我们或多或少地发展出某些恋物癖。

心理学家贾斯汀·莱米勒博士目前是金赛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他说,人们“天生就有”恋物癖的观点可能不会被证实,但人们可能天生就有发展恋物癖的普遍倾向,这种观点是有价值的。

莱米勒解释说:“尽管性格无疑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多项研究表明,一些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遗传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生来就有特定的人格特质,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恋物癖。”

恋足癖也被认为是一种性欲减退症(一个人的性唤起和满足取决于对某一特定事物的幻想),对脚有特殊兴趣的人被称为“恋足癖”,也就是对脚(或鞋)有明显的性兴趣。

恋足癖有多流行?

贾斯汀·莱米勒(JustinLehmiller)为他的书《告诉我你想要什么》(TellMeWhatYouWant)收集了关于这个话题的数据。他说,七分之一的人曾有过与脚有关的性幻想。然而,他解释说,真正迷恋双脚的人可能要比这少得多。

莱米勒甚至进一步分析了参与者的性取向,他解释说18%的异性恋男性曾经幻想过脚,而异性恋女性只有5%。21%的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和11%的女同性恋或双性恋女性也有过与脚有关的性幻想经历。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神经学家、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维拉亚努尔·拉玛钱德兰(VilayanurRamachandran)博士花了多年时间研究和分析导致人类行为的神经机制。

拉玛钱德兰解释了他进行的一项关于“幻肢”临床现象的研究的结果,在幻肢中,失去肢体的人仍然会对失去肢体的地方有强烈的感觉(疼痛或其他)。

大约三分之一的肢体切除患者中存在慢性幻痛,这种现象也可能解释了恋足癖。

根据拉玛钱德兰的说法,你身体上的每一个点在你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对应的点。

当一个人失去部分肢体时,大脑会重新连接大脑中与你身体那部分相连的区域,通常会让人感觉好像那里还有一条肢体——这是在幻象缺失肢体疼痛的研究中找到的解释。

在拉玛钱德兰的一项研究中,许多失去一只脚的人也报告说,他们可以通过想自己失去的脚来体验性快感。

虽然这听起来可能不正统,但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证明了这一理论。

怀尔德·彭菲尔德建立了“身体意象图”(被称为彭菲尔德人体),发现身体的感觉与大脑不同部位的刺激直接相关。我们脚的感觉知觉直接位于我们生殖器的感觉知觉区附近——完美地解释了恋足癖背后的正常状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diyagea.com/sdygjc/11895.html